项目概述
能源管理体系就是从体系的全过程出发,遵循系统管理原理,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的标准、规范,在组织内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注重建立和实施过程的控制,使组织的活动、过程及其要素不断优化,通过例行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能源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实现能源管理方针和承诺并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标。
认证范围
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这两个方面来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
1.能源供给共有5个业务范围,煤炭,油、气,电力,热力,以及其他(地热、分布式能源、余热)等。
2.能源需求共有10个业务范围,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造纸,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其它。
认证条件
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2、按照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及相应的《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且正常运行至少6个月以上;
3、取得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
4、组织遵守有关主管部门对能源管理方面要求的信息(适用时);
5、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与能源有关的重大事故将及时向认证机构报告。
认证清单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清单(GB/T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国家标准)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适用时);
3、生产许可证和其他行政许可证明复印件、资质证明等复印件(适用时);
4、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清单;
5、能源体系专用资料:
1)年综合能耗(tce);
2)体系覆盖的有效人员数量;
3)是否属于国家/地区的重点的用能单位;
4)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工艺;
5)能源种类个数;
6)主要能源使用个数;
7)能耗限额标准;
8)用能设备类别数;
9)认证范围内各种产品的预计年产量(单位:万吨);
10)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及边界。
11)、其他相关申请资料等。
认证周期
三年一个周期